各轄市、區人民政府,常州經開區管委會,市各有關部門和單位:
現將《關于進一步推進就業創業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》印發給你們,請結合實際,認真貫徹落實。
常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
2024年6月21日
?。ù思_發布)
關于進一步推進就業創業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
為深入貫徹黨中央關于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的決策部署,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,加快推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先行區建設,積極構建就業機會更加充分、就業結構更加合理、就業服務更加精準、就業環境更加良好的高質量充分就業新格局,推動新時期我市就業創業工作走在前、做示范,制定本實施意見。
一、工作目標
到“十四五”期末,我市建立覆蓋全民、貫穿全程、輻射全域、便捷高效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,就業規模穩步擴大,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。全市城鎮新增就業年均保持在10萬人以上,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%左右,就業困難人員、農民工、高校畢業生、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保持平穩。結構性就業矛盾進一步改善,勞動力要素質量顯著提高,每年新增高技能人才3萬名以上。2025年末,每萬名勞動者中高技能人才數達到1450人,全市技能人才占就業人員的比例、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均達到35%。勞動環境有效改善,勞動關系更趨和諧,企業工資分配制度和工資合理增長機制不斷健全,職工工資收入增長與GDP增長相同步、與CPI變化相適應。
二、主要任務
?。ㄒ唬┻M一步健全就業促進機制
1. 就業工作優先部署。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導向,將就業優先政策納入宏觀調控政策,落實各級政府促就業主體責任,將城鎮新增就業納入市高質量發展考核指標體系,將就業創業富民工程納入政府年度民生實事,將城鎮新增就業、調查失業率納入宏觀調控目標。
2. 就業政策優先落實。建立援企穩崗常態化機制,調整優化穩崗返還、吸納就業補貼、企業社保補貼等政策,支持市場主體穩崗拓崗。加大“蘇崗貸”“富民貸”等金融支持力度,穩步擴大融資規模。實施專精特新企業、民營企業就業創業促進計劃,進一步發揮專精特新企業、民營企業、中小企業等經營主體吸納就業的“主力軍”作用。
3. 就業效果科學評估。落實就業影響評估機制,推動投資、消費、產業、區域等政策與就業政策協同聯動,落實重大政策和重要決策影響就業、公共投資和重大項目帶動就業等評估機制,優先確定吸納就業好的項目,提早銜接用工信息發布、組織招聘、技能培訓等。
?。ǘ┻M一步健全重點群體就業支持體系
1. 突出抓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。實施就業崗位開發計劃,穩定機關事業單位、科研助理、基層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、國企國資等政策性崗位;實施基層服務項目,更多開發社區服務、醫療衛生、基層治理等基層崗位,鼓勵畢業生參與“鄉村振興計劃”等基層就業項目,引導更多畢業生到基層一線就業。發揮在常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聯盟作用,創新聯合行業協會商會,深入開展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系列活動。依托高?!扒啻毫舫!惫ぷ髡?,開展“職業指導進校園”活動,為高校學生提供職業指導、職業素質測評和崗位推薦等系列服務。打造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“樣板區”,提升高校畢業生就業能力,實現單獨工傷保險全覆蓋,打破技能人才、高校畢業生之間的學歷壁壘,擴大就業見習覆蓋范圍。開展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實名制調查和就業服務,對困難高校畢業生提供“一對一”結對幫扶,常州籍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幫扶就業率達到90%以上。
2. 強化困難群體就業援助。暢通失業人員服務渠道,完善失業登記、職業指導、技能培訓、崗位推薦、生活保障聯動機制,落實失業保險保障擴圍政策,縮短失業人員失業周期。打通就業幫扶“最后一米”,組織實施建設“家門口”就業服務站托底安置特殊困難人員三年行動計劃,推動優質就業服務延伸進社區、進商圈、進銀行網點。完善就業困難人員動態管理機制,強化就業困難人員常態化幫扶服務,有針對性地提供職業指導、職業介紹、技能培訓、政策援助等服務。加大公益性崗位開發安置力度,優先做好退捕漁民、殘疾人等困難群體就業保障工作,對零就業家庭提供“一人一檔”“一對一”精細化服務,確保城鄉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。
3. 開辟農民就業增收新渠道。實施就業富民助力鄉村振興行動,大力開展“春風行動”,采取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活動、直播帶崗、赴勞務協作基地招聘等方式,扎實做好農民工就業工作。深化東西部勞務協作和南北結對幫扶合作,鞏固和拓展勞務合作基地,吸引更多優質勞動力來常就業,不斷滿足企業用工需求。加大勞務品牌培育力度,通過新建勞務協作基地,創建省級勞務品牌,爭創國家級勞務品牌,推動勞務品牌集聚產業、帶動就業。創建就業富民鄉村振興示范基地、涉農創業基地,支持農民工等群體返鄉入鄉就業創業。
?。ㄈ┻M一步健全創業帶動就業保障機制
1. 加大扶持力度。持續實施“龍城青年大學生創業”三年行動計劃,完善創業教育、培訓、服務工作機制,提升有意向創業大學生等群體的創業成功率。實施新一輪富民創業擔保貸款政策,強化財政、人社、人行等部門協同機制,擴大新政效應。
2. 營造良好氛圍。整合資金、項目、載體和活動,參加人社部“中國創翼”創業創新大賽,加快創業項目轉化落地,帶動更多勞動者就業。持續開展“創業常州”創業服務活動,組織舉辦“創響江蘇”創業指導專家基層行、“創業常州”講堂、創業訓練營等主題活動,打造青年創新創業最向往城市。
3. 支持新興業態發展。推進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險試點,開發新經濟模式和新就業形態培訓項目,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發展。實施規范化零工市場建設行動,圍繞服務靈活就業發展,采用多種方式建設一批規范化零工市場、零工驛站、零工之家,提供即時快速的零工招聘對接服務,為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提供休息休憩場所,宣傳社保參保、權益維護、就業創業、技能培訓等政策,推介更優質穩定的社會化崗位。
?。ㄋ模┻M一步健全高水平人力資源培養體系
1. 開展職業技能培訓賦能行動。以高質量就業為目標,積極加強企業員工、高校畢業生和城鎮青年、退役軍人、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、失業人員、個體工商戶、就業困難人員(含殘疾人)等職業技能培訓。促進制造業就業提質,重點開展數字經濟職業技能培訓,增強產業工人數字技能素質。突出智能制造、數字技能、綠色技能、新職業、新業態以及創新創業、重點民生等領域,創新開展項目制技能培訓,培育規模較大、結構合理的高素質技能人才和產業工人隊伍。促進服務業就業擴容,積極開展養老、托育、家政等生活服務業從業人員技能培訓,創新開展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從業人員技能培訓。
2. 開展技能人才培養強基行動。組織職業院校、骨干企業申報設立市、省、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專項公共實訓基地,重點打造新能源、先進裝備制造、數字經濟、軌道交通等專項實訓基地。依托重點技工院校建好產教融合園區,建立企業教學工作站、校企聯合實訓基地、學生實踐基地等。鼓勵技工院校加快新建與新能源產業、數字技能緊密相關的專業,加快形成新能源技術專業群,支持江蘇省常州技師學院新能源學院、常州交通技師學院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學院建設。以就業為導向,能力為本位,創新采用校中廠、廠中校等方式,深化工學一體技能人才培養模式。
3. 開展技能人才評價改革深化行動。進一步擴大職業技能評價機構數量,發揮用人單位主體作用,以用為本推進企業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備案。以江蘇(武進)技能人才產業園為重點,積極打造全省新職業(工種)技術資源開發高地。擴大第三方評價機構數量和評價的地域范圍,及時向數字技能、新能源領域進行傾斜擴充。積極落實“新八級工”制,全面推動企業開展特級技師、首席技師評聘工作,探索建立學徒工與初級職業技能等級銜接機制,積極動員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開展職業技能等級直接認定試點工作。
?。ㄎ澹┻M一步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
1. 普惠均等提供就業服務。完善城鄉一體的就業失業登記管理和就業困難人員援助制度,推動援企穩崗政策措施長效化、制度化建設,為服務對象提供無差別的公共就業服務。突出重點群體開展精準幫扶,實現重點群體實名制動態管理,有針對性地提供職業指導、職業介紹、技能培訓、創業推介和政策援助。繼續推進“家門口”就業服務站建設,通過對基層人社業務的頂層設計、統一謀劃、績效評價,努力構建“基本服務政府兜底、公共服務多元供給”的新格局,打通就業服務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2. 推進公共人力資源市場提檔升級。利用現代智能顯示、物聯網、大數據等新技術,構建智能化招聘大廳管理系統,推進公共市場服務產品及系統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。深化“常州人才招聘”官方抖音號品牌建設,通過直播帶崗、就業政策咨詢、在線職業指導等方式開展全方位就業服務。依托“就在江蘇”智慧就業服務平臺,進一步完善支付寶“就在常州”應用場景。采用多種方式建設一批規范化零工市場、零工驛站、零工之家,提供即時快速的零工招聘對接服務,實現求職招聘有場所、崗位對接有服務、管理規范有秩序、安全運行有保障。
3. 推動人力資源服務業高質量發展。爭創國家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。圍繞長三角一體化、新能源產業、技能人才引育等重點領域,爭創專業性、產業性的省級人才市場,新建市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集聚區,不斷壯大人力資源服務產業集群規模。加強人力資源服務骨干企業培育,重點培育一批有核心產品、成長性好、競爭力強的企業,通過數字賦能、精細分類、精準服務,推動人力資源服務產品創新、管理創新和服務創新。
?。┻M一步健全勞動權益保障制度
1. 營造平等就業環境。深入貫徹《江蘇省就業促進條例》,完善有利于勞動力、人才流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,構建合理、公正、暢通、有序的社會性流動格局。研究促進平等就業政策措施,引導用人單位合理設置人員招用條件,加大典型案例宣傳引導,推動消除各類就業不合理限制和就業歧視。持續開展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專項行動,嚴厲打擊“黑職介”、虛假招聘等違法違規行為,糾正查處針對性別、殘疾人等就業歧視。
2. 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。開發“區塊鏈+電子勞動合同平臺”,免費為企業和新業態行業提供電子勞動合同專項服務,有效提升公共服務的可及性。持續推進勞動關系“和諧同行”能力提升三年行動計劃,貫徹落實國家、省、市推進新時代和諧勞動關系創建活動實施方案。持續深化根治欠薪,建好用好農民工工資支付監控預警平臺,加大查處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力度,對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早發現、早處理、早解決,組織開展專項執法行動,加強勞動用工領域信用監管和惡意欠薪行刑銜接。
3. 推進全民參保提質增效。深化社保制度改革,優化參保繳費服務,推動社會保險實現更廣覆蓋。落實惠企利民政策,營造企業公平競爭環境,進一步引導企業規范社保參保繳費行為,維護勞動者合法社保權益。促進穩定就業人員應保盡保,鼓勵靈活就業人員參保,引導斷保人員續保,探索建立適應新就業形態人員的參保機制,做好困難群體兜底保障。
各地、各部門要提高政治站位,清醒研判形勢,把就業優先戰略貫穿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、各方面,有效防范化解風險隱患,營造良好就業創業輿論氛圍。各地要嚴格落實地方政府就業資金投入責任,建立正常增長機制,根據就業狀況和工作目標,將就業補助資金納入財政年度預算,在統籌中央、省就業補助資金后,其余促進就業創業所需資金,新北區、天寧區、鐘樓區由市、區財政各半承擔,溧陽市、金壇區、武進區、常州經開區自行承擔。各地財政投入情況,將作為上級就業補助資金分配的參考和依據。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
|